【裁判要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因未休年假工资报酬中的另外两倍报酬并非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应得的报酬,应属于福利待遇,因此追索未休年假报酬的主张应适用一年的仲裁时效。
【案情摘要及裁判结果】
2009年8月21日,刘某入职甲公司,任主管。双方陆续签订三份书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至2018年10月9日。2017年11月13日,甲公司单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刘某协商达成一致,双方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2018年10月25日,刘某向大连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主张甲公司支付2010年至2017年未休年假报酬。仲裁委以不属于劳动人事争议受理范围为由决定不予受理,刘某因不服仲裁裁决诉至法院。
一审法院判令:甲公司支付2017年未休年假报酬,驳回刘某的其他诉讼请求。刘某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判令维持原判,驳回上诉。
【恒信解读】
1、支付未休年假报酬的相关法律规定。《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第三款规定:“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依据前述规定,针对员工未休年假报酬,因用人单位已经支付员工正常工作期间的日工资收入,单位再另行额外支付员工日工资收入的200%的报酬即可。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未休年假报酬的日工资收入的计算公式为:本人月工资/21.75天。本人月工资是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在本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
2、追索未休年假报酬适用一般仲裁时效。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仲裁时效可分为一般仲裁时效和特殊仲裁时效。一般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特殊仲裁时效为“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应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因此,本案的争议焦点为未休年假报酬是否属于“工资”。如属于,则不适用一年的仲裁时效限制,适用特殊时效;否则,将适用一年的仲裁时效制度。关于具体何为“工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规定:“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四)津贴和补贴;(五)加班加点工资;(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根据前述规定,未休年假报酬是否属于“工资”,司法实践有不同的理解。近年来,大连地区的司法实务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共识,认为未休年假工资报酬中的另外两倍报酬并非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应得的报酬,应属于福利待遇,应当适用一年的仲裁时效。具体到本案中,刘某主张2010年至2017年带薪年休假工资。其中,2016年的未休年假工资最迟应在2017年12月31日申请劳动仲裁,但刘某于2018年10月25日才申请劳动仲裁主张2010年至2017年未休年假工资,所以2010年至2016年的未休年假工资已经超过法定的一年仲裁时效期间,而且刘某也没有提出仲裁时效中止、中断的证据,因此,法院仅支持了2017年的未休年假工资。
【案例索引】
Does the time limitation of arbitration apply to salary of the unused annual vacation?
[Gist of the Verdict]
Article 27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Labor Dispute Mediation and Arbitration Law”: the time limitation period for application for arbitration of a labor dispute shall be one year. The time limitation period for arbitration shall be counted as of the date when a party knows or should know that its right has been violated. --- During the existence of the labor relations, a dispute arises over the default in payment of labor remuneration, application for arbitration by the worker concerned shall not be restricted by the limitation period for arbitration prescribed in the first paragraph of this Article.
The twofold salary of unused vacation is not the remuneration that the laborer should have earned for provision of normal labor, but belongs to welfare and shall be governed by one-year limitation of arbitration.
Second instance: (2019) Liao 02 MZ No. 6692 Civil Verdict